曲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,60%的面积是浅山丘陵,而孝墓镇孙家庄村恰好地处丘陵腹地,全村耕地面积1213亩,山地面积5000余亩。孙家庄村依托荒山荒坡因地制宜,围绕设施农业、节水农业、品牌农业、绿色农业,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。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现代化,走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,荒山变花果山、农业园区变旅游景区,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。
一、打造“苹果带”,铺平致富路。孙家庄村 注重“品种多样化、区域集中化”,大力发展种植业。立足地少山多的实际,因地制宜,开山铺路,架线通电,挖沟通水,“开膛破肚、拉筋扒骨”整治荒山,向5000余亩荒山要效益。西旦沟现代农业园区依山而建,四周群山环抱,光照资源丰富、环境优美、空气优良,具备发展优质苹果生产的生态条件。西旦沟山地富士苹果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种植模式,形成了风味鲜明、品质优良的差异化产品,兼具鲜食与加工价值,是华北地区特色苹果产区的潜力代表。目前“西旦沟”苹果已经通过了绿色、有机双认证。2023年8月孝墓镇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、财政部办公厅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;2023年3月孝墓镇孙家庄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“全国一村一品”示范村(苹果);2024年西旦沟富士苹果荣获河北省山地苹果金奖。
展开剩余62%二、冻干“苹果干”,拓展产业链。集 “育种研发、科技管理、观光采摘、冷藏物流、果品加工、电商营销”于一体,不断增强产品附加值、完善产业链。争取中组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,建设260平米冷库一座,使种植的果品可冷藏储存,实现从种植、贮存到深加工,再到鲜果销售,形成一个闭环的绿色产业链。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,依托五千亩苹果种植优势,着眼于苹果深加工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,采用先进的苹果干冻干工艺,发展苹果精深加工。选用糖度14-18果肉紧密的富士苹果,经过筛选、清洗、去皮、去核、护色等多道工序,再经过速冻阶段(温度曲线管理)、初级干燥(升华干燥)、二级干燥(解析干燥),新鲜的苹果就变成了色泽金黄的冻干苹果干,实现了苹果的转化增值。西旦沟园区引进的德国迈夫分级设备分级设备,可进行苹果分选、糖选、黑心、软硬伤等细化分拣,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。
三、提升“新技术”,织密人才网。栽上 “梧桐树”,引来“金凤凰”,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搭建创新平台,建设“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”。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进行果树技术指导,建立新品种培育实验园,创新建设“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”,今年以来,开展各类技术指导与培训10余场次,实现了有病治病到无病防病的转变,大幅提升了良果率。汇聚优秀人才,成立振兴人才联盟。聘请保定市博士农场驻场专家教授、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驻站专家教授、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大师、优秀基层干部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、“土专家”和“田秀才”等19人组成孝墓镇乡村振兴人才联盟,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发挥各届人才自身优势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。建立高校大学生实习基地。依托现代农业园区,为京津冀高校提供实训场地。成立西旦沟农民田间学校,围绕农民“点餐”、专家“掌勺”方式,高质量开展“线上教学+线下实践+实训参观”等各类农民培训,西旦沟成为了产教结合的主阵地,农民培育的加油站,科技成果的转化器。西旦沟农民田间学校入选第一批“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”名单。
(孝墓镇供稿)
发布于:北京市网络配资,股票配资网站行情,骑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